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,麻豆av天堂一二三区视频,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,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,无遮挡啪啪摇乳动态图gif

 
 
關(guān)注手機移動微站
  
轉(zhuǎn)繁體
首頁   跨境金融  
英國的邏輯
   日期 2023-10-28 

英國的邏輯

盧克文2023-10-28 云阿云智庫•國際金融

導(dǎo)讀:英國還會利用自己的海外領(lǐng)地,在金融上做文章,比如避稅天堂開曼群島,一堆中國公司注冊的地方,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那是英國人的海外領(lǐng)地。只有有錢人,才懂英國的好。

2023年10月18日晚,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,一同抵達倫敦金融城官邸,參加金融城傳統(tǒng)儀式。

從17世紀以來,英國君主都有在加冕當年,拜訪倫敦金融城,并在城中官邸過夜的傳統(tǒng),用來表彰倫敦金融城民間機構(gòu)和倫敦各行會的工作。

活動的重點叫“珍珠劍儀式”,他們那有一柄鑲嵌著2600多顆珍珠的寶劍,代表著倫敦金融城市長的權(quán)威,查爾斯王子......啊不,國王,叫了69年叫順嘴了,查爾斯國王會拿起這柄珍珠劍,將它遞還給市長,以確定市長權(quán)威。

這柄劍有老多年歷史了,最初是1392年金融城市長送給英國國王的,1641年查理一世將劍又還給了金融城市長,多少年來,歷任英國國王,都對金融城話事人客客氣氣的。

在英國,唐寧街10號代表著最高政治權(quán)力,而金融城,則代表著最高財富權(quán)力。

從白金漢宮到金融城,相距四五公里,一路上紅綠燈賊多,但開車只需要二三十分鐘,每個國王登基后,還非得在這住一晚,就是為了顯示其在英國的重要性。

對于絕大多數(shù)中國人來說,倫敦金融城是一個陌生的地方,并不知道其蘊含著巨大能量。

現(xiàn)在,我將從倫敦金融城開始,一點點為大家深扒今日英國的政治、金融、法律、文化,讓我們從頂層結(jié)構(gòu)開始俯視英國、解構(gòu)英國。

兩千年前,古羅馬人打到大不列顛島,在泰晤士河旁邊建了個貿(mào)易點,叫Londinium(倫丁尼姆),就是今天金融城的位置,也是整個倫敦的前身,這個地名也是今天LONDON的由來。

因為古羅馬人在這里做買賣,所以倫敦城內(nèi)許多街道名字古樸,什么牛奶街、面包街、鐵器巷、家禽街,透著一股上古時期的塵粉味。

古代西方人取名字沒那么多花花腸子,倫敦一堆平底鍋弄(Frying PanAlley)、縫紉店街(Haberdasher Street)、蜂蜜巷(Honey Lane)、魚街丘(Fish Street Hill),名字一個比一個樸實,當然也有一些不正經(jīng)的狎褻巷(Gropecunt Lane),一聽就知道是干什么的。

把歐美人的地名翻譯得那么好聽,是民國時的一股歪風(fēng)邪氣,什么“翡冷翠”“香榭麗舍”“溫莎堡”等等,都是源于生產(chǎn)力低下時,中國文人對歐美世界自卑的仰望態(tài)度,才誕生的一堆花里胡哨的中文譯名。

人歐美以前可樸實呢,非把人家整得這么面目全非。

羅馬崩盤后,日耳曼人入關(guān),征服者威廉一世殺到島上,老哥沒打算蠻干,軟硬兼施,跟Londinium的話事人談判,只要他們承認自己這個新國王,就給他們過去所擁有的特權(quán),所以算起來,這個倫敦金融城的面子已經(jīng)有一千年了,哪個君主都得賣,查爾斯王......那個國王,他要死要活也非得去睡一晚不可。

英國發(fā)展起來的順序,是先搞殖民地,再搞工業(yè)革命,這個千萬不能亂。

因為搞殖民地搞得火熱,需要大量人口從事國際貿(mào)易,倫敦市聚集了百萬人,這么多人冬天要燒煤取暖,就得去挖煤,挖煤就得抽水,要抽水就得研究蒸汽機,這才搞出了工業(yè)革命。

也因為殖民地搞得火熱,全球大量熱錢都涌向倫敦,使倫敦最古老的Londinium區(qū)域,這2.6平方公里的地方,專注于做最賺錢的金融生意,這門生意做了幾百年,越做越順手,就形成了今天倫敦市里頭賊有錢的金融城。

金融城這塊地,重要到官方叫它“City of London”,英國佬平時聊天,簡稱它“The City”,比如平時會說“我們一會去The City 干啥干啥”,就是特指金融城,能用“The City”代指,跟紅脖子叫特朗普“The One”一個意思,可見它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性。

倫敦是一個大地名,整體格局跟成都有點像,城西住權(quán)貴,城東住工人和外來人口,所以東邊的治安相對要差一些。

倫敦原本不是這么規(guī)劃的,倫敦跟世界其他城市不一樣,他們明文要求一片建筑群里,有10%-15%的廉租房,一個區(qū)隔一條街就有窮人,原本打算將倫敦的富人和窮人融在一起居住,只是東邊后來聚集的窮人和移民更多,給玩壞了。

再細分一點,倫敦就是由金融城加32個倫敦自治市組成,一共33個次級行政區(qū),但金融城在行政上是單獨拎出來的,向來被特殊對待,它不受市政府直接管轄,而是由倫敦金融政府管理,擁有獨立的議政廳、議事廳、法庭和警察,還有自己獨立的市長。

整個金融城居民僅9400人,但每天有50萬人,在這里的2.5萬多家公司里上班,主要都從事金融上下游行業(yè),平均工資是英國普通人的三倍。

在金融城里,你可以見到英格蘭銀行、巴克萊銀行、匯豐銀行、倫敦證券交易所、德意志銀行、花旗銀行、摩根大通、勞埃德銀行、渣打銀行、保誠保險等3000多家銀行金融機構(gòu)辦事處,另有普華永道、安聯(lián)保險、利安人壽等為金融業(yè)提供服務(wù)的大公司。

很長一段時間,金融圈常常把“紐倫港”三座城市并稱為三大金融中心,但香港一天的日均外匯交易額僅4萬億人民幣,因為2019年的香港暴亂,2020年還被新加坡反超,痛失亞洲第一,紐約日均外匯交易量約為9萬億人民幣,而倫敦目前日均外匯交易量高達18萬億元人民幣。

倫敦日均外匯交易量占全球總量43%、紐約占16.5%、新加坡和香港各占7.6%、東京占4.5%、瑞士蘇黎世占3.3%、巴黎占2%、上海僅占1.6%。

在全球商業(yè)雜志的排名里,倫敦和紐約,常常為誰是全球金融中心打得難分難解,第三名的新加坡和香港,通常只能在旁邊嗑著瓜子看比賽結(jié)果。

整個英國的金融行業(yè),每年能創(chuàng)造2780億英鎊的財富,同時為250萬人提供就業(yè)。

英國的金融獨角獸企業(yè)——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,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金融企業(yè),英國共有132家,比法國36家、德國63家加起來還多,在歡歡喜喜去工業(yè)化的背景下,金融業(yè)是英國現(xiàn)在,唯一能大批量提供高薪崗位的行業(yè),也是大英帝國最后的體面,因此歐洲頂尖人才都跑到倫敦金融城來混飯吃,金融城里頂級人才之間競爭極其激烈。

英國脫歐之時,許多人認為,英國一旦跟歐盟失去關(guān)聯(lián),將失去其在歐洲的金融中心地位,法蘭克福將替代倫敦成為歐洲新的金融中心。

這是極其錯誤的認知,是對當今世界格局缺少宏觀理解,才會說出來的孩子話。

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的本質(zhì),你才懂得倫敦金融城運行的邏輯。

因為倫敦金融城至今還能有今天的地位,說白了,是美國愿意給它這口飯吃。

這個世界二戰(zhàn)后大部分的分配體系,是由美國來主導(dǎo)完成的,許多國家或地區(qū)是吃肉還是喝湯,一直是美國來決定的。

美國在二戰(zhàn)后,先自己吃下了利潤最高的產(chǎn)業(yè),再根據(jù)自身的實際情況,向全球非蘇聯(lián)掌控區(qū)域,完成了金融和工業(yè)的雙重分配。

日本、韓國得益于朝鮮戰(zhàn)爭的工業(yè)分配,亞洲四小龍,得益于1965年后的美國工業(yè)轉(zhuǎn)移。

倫敦、新加坡、香港三座城市,能在金融行業(yè)混到頂級食物鏈,也是首先得美國同意,美國再根據(jù)地理位置與對它有利的國際戰(zhàn)略的需要,分配各個城市的金融功能。

所以金融業(yè)發(fā)達的城市,精英人士無不親美,因為美國是真的在給他們真金白銀,他們也心甘情愿同步美國的意識形態(tài)。

在經(jīng)濟利益面前,意識形態(tài)就是個小弟弟。

如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,我們常常聽到紐約跟倫敦爭金融業(yè)天下第一,但倫敦骨子里是非常清楚的,它壓根兒沒資格跟紐約爭。

頂層金融業(yè)的真相是:美國主要吃全球一級市場,也吃部分二級市場,但許多二級市場的大錢,美國不方便拿,便在全球開了個口子,把這筆錢讓給了英國吃。

機構(gòu)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發(fā)生交易的地方,叫一級市場;公司上市后,投資者和投資者之間發(fā)生交易的地方,叫二級市場。

比如股票的一級市場,賣方是上市公司,買方是一些符合條件的機構(gòu),這些機構(gòu)以同一價格買入上市公司股票,機構(gòu)獲得公司股權(quán),上市公司拿到現(xiàn)金。

股票的二級市場是股票流通市場,就是我們這些平時傻兮兮的A股韭民,拿著股票軟件在那買買買賣賣賣,資金只在投資者之間流動,不會直接流向上市公司,我們這種行為,就是二級市場。

一級市場風(fēng)險高、收益高,二級市場風(fēng)險低、收益低。

在賭場里頭,賭客有輸有贏,做莊的卻百年穩(wěn)賺,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一級市場,作為一個百年老莊家,把股票和債券發(fā)行玩得溜熟,看看今天美股美債獨步天下的活躍程度就知道了,美國把全球利潤最高的產(chǎn)業(yè),死死抓在了自己手心。

但是在二級市場這塊,錢生錢與資產(chǎn)管理這塊,美國吃不完。

倒不是美國不想吃,而是它號稱武林盟主、全球燈塔,燈塔就得有個燈塔的樣子,你不能一邊說自己是人類榜樣,一邊公然奸淫擄掠(但可以悄悄的),有些錢來歷不明,可能沾著人血,也可能很臟,它不方便收,也不能收。

再簡單點兒說,美國它賺了一級市場的錢,就必須放棄部分二級市場,最后美國只好把手一指,讓這些錢流向了英國,流向了倫敦金融城。

這世上有部分見不得光的錢,當它們流向美國時,美國會追問錢的來源,畢竟燈塔要臉,不方便明目張膽地收這種錢,但這種錢如果流向“The City”,英國人是真的不問,只安心打理你的財富,一門心思幫你錢生錢。

王健林有個視頻,坐椅子上對著鏡頭說:

英國是全球市場自由度最高的國家,沒有任何審批,我在英國做任何事情,我問要不要審批?沒有。哎,我覺得奇怪,我說到美國,就號稱說最自由國家去了,還這個商務(wù)部啊,那個外商投資委員會啊,都要審批的,你如果不審批,他有一條規(guī)定,50年內(nèi)可以隨時取替你的經(jīng)營自由,嚇得你更肯定要去審批了是吧。

這個視頻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到處都有,大家可以去搜一搜查看原文。

自由這個東西,如果自由到極限,完全放任不管,那一定只對有錢人有利,對普通人則是有害的。

這世上就沒有錢,是“The City”不敢收的。

倫敦日均外匯交易量高達18萬億元人民幣,錢為什么這么多?因為黑白兩道的錢都過來了,這其中包括俄羅斯寡頭的錢、西亞石油巨富的錢、中國土豪的錢、墨西哥毒販的錢、俄羅斯黑幫的錢等等。

英國的自由度是如此之高,以至于打著永久中立旗號來吸引金錢流入的瑞士,他們的瑞銀和瑞信,也會讓錢再轉(zhuǎn)一手,還是流入到倫敦金融城去搞錢。

英國還會利用自己的海外領(lǐng)地,在金融上做文章,比如避稅天堂開曼群島,一堆中國公司注冊的地方,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那是英國人的海外領(lǐng)地。

只有有錢人,才懂英國的好。

拿著大筆錢財來到倫敦的人,都喜歡在倫敦置業(yè),比如倫敦貝爾格拉維亞(Belgravia)富人區(qū)有個伊頓廣場(eton square),五層聯(lián)排別墅俯瞰著六個修剪整齊的私人公園,這些別墅里頭,就聚集著大量俄羅斯過來的寡頭,以及其他權(quán)貴。

切爾西老板阿布2003年,就在這買下一棟2800萬英鎊的房子,俄鋁業(yè)大佬德里帕斯卡(Deripaska)也住在這里,由于在伊頓廣場定居的俄羅斯富豪太多,倫敦人戲稱這里是倫敦紅場。

靠礦產(chǎn)發(fā)家的俄富豪烏斯馬諾夫,擁有倫敦北部11英畝的比奇伍德莊園;俄鐵路公司總裁亞庫寧的兒子,住在倫敦圣約翰伍德一處3500萬英鎊的豪宅里;俄化肥巨頭古里耶夫,4.5億英鎊買下了倫敦第二大莊園witanhurst;銀行家費里德曼,也在古里耶夫家附近,買下了一棟6500萬英鎊的二級保護建筑,還花了3000萬英鎊進行翻新。

定居倫敦的俄國人高達15萬,擁有價值80億英鎊的房產(chǎn),于是英國人,又把整個倫敦戲稱為倫敦格勒。

中國土豪們也特別愛在倫敦置業(yè),許家印2015年就在倫敦買了一套2.1億英鎊的豪宅Rutland Gate,這套房子在海德公園旁邊,占地5600平方米,擁有45個房間,已經(jīng)有270多年歷史,上任房主還是沙特王儲。

2015年《倫敦旗幟晚報》報道,王健林也在倫敦花了8000萬英鎊買下一幢頂級豪宅,并交了950萬英鎊的購房印花稅,跟阿布做起了鄰居。

倫敦海德一號公寓,號稱全球最貴公寓,每平方米高達58萬人民幣,根據(jù)美國媒體Bisnow的統(tǒng)計,佳兆業(yè)集團的郭英成、北京耀萊集團的綦建虹、臺塑集團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等都在這擁有房產(chǎn)。

2018年,一名沒有透露名字的中國富豪,花了1.05億英鎊,買下了One Grosvenor Square的一棟頂屋公寓和另一個公寓。

中國涌入的富商,一般在倫敦購房的起步價在1500萬英鎊,通常喜歡在騎士橋、梅菲爾、圣約翰伍道、貝爾格萊威亞購房,價格通常在2500萬至2億英鎊左右。

也有個人或公司喜歡買寫字樓的,購房集中在金融城以及興起的“新金融城”金絲雀碼頭,比如李錦記買下對講機大樓、陳紅天買下金絲雀20 CandaSquare、香港某富豪買下70 Gracechurch Street、君豪集團買下Bavaria House大樓等。

英國這樣一個去工業(yè)化的國家,為什么到今天還能這么富有?

是美國允許英國,去賺它不能賺、不方便賺的錢,給了英國一定政治和金融特權(quán),使全球富豪的財富大量涌入英國,而英國則在當中練就了一套二級市場的生存手段,一是不過問別人財富的來路,一切來去自由,二是精于幫助全球富豪理財,讓他們錢生錢,于是財富越聚越多,英國人從中揩油,賺得盆滿缽滿。

倫敦的物價那么貴,而倫敦的服務(wù)業(yè)又那么差,就是全球富人來得太多,哄抬價格造成的。

“在倫敦金融城,白人占84.6%、南亞裔占6.8%、黑人占2.6%、混血占2.3%、華人僅占2%”,一位在倫敦金融圈身居高位的英國人告訴我,“華人在這里很難接觸到真正的上流社會,就算接觸到了,因為他們是利益集團的一部分,也會閉嘴不說當中的秘密!

“一般的華人,只看得到倫敦的街道、劇院、超市、餐廳,他們沒有玩游戲的入場券,不可能看到倫敦金融圈的頂層架構(gòu)!

“很多華人富商則不愿意說,因為他們的錢,多多少少有點不太干凈!

最后,這位英國人還告訴我:“其實在紐約從事金融業(yè)或者相關(guān)產(chǎn)業(yè),收入還是比在倫敦高20%-30%,美國才是真正的金融霸主,英國是美國賞飯吃,美國從來都不信任德國跟法國,不會給法蘭克福和巴黎這個權(quán)力,它跟英國之間才是真正的同盟關(guān)系,有這一口金融紅利,也只會讓給英國人吃!

金融,是英國的第一權(quán)重,而文化、商業(yè)、法律、保險,是服務(wù)于金融業(yè)的,他們屬于第二權(quán)重。

走在倫敦的街頭,你會找到大小100所劇院,著名的有皇家歌劇院、英國國家劇院、皇家莎士比亞劇團、維多利亞宮劇院、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,上演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音樂劇、話劇、歌舞等,倫敦西區(qū)是劇院主戰(zhàn)場,流行的包括《漢密爾頓》《歌劇魅影》《悲慘世界》《來自遠方》《 致埃文漢森》《六位皇后》《摩門經(jīng)》等,常常搶不到票。

倫敦還有92座博物館,到處是英國人從全球搶來的文物,包括大英博物館、英國國家美術(shù)館、自然博物館、科學(xué)博物館、泰特現(xiàn)代美術(shù)館、凱文葛羅夫藝術(shù)博物館等。

倫敦還擁有17支足球隊,其中有六支在踢英超,包括切爾西、阿森納、熱刺、西漢姆聯(lián)、水晶宮、布倫特福德。

倫敦還擁有眾多優(yōu)秀的餐廳、酒店、大學(xué)、商場、交響樂團、機場、畫廊,具體就不一一列舉了,總之衣食住行、吃喝玩樂全部世界一流。

我們常?吹胶谏哪囊荒,兩個深仇大恨到不共戴天的俄羅斯寡頭,突然在倫敦Harrods百貨撞上,兩邊各自帶著的長腿美女,還互相跟死對頭處過一段,四個人打個照面,都要站在商場里一愣,穿著西裝的保鏢趕緊上前分開兩隊人馬,場面常常挺尷尬的。

倫敦搞這么多文娛類東西,大部分都是為全球各地的有錢人服務(wù)的,是為了讓土豪們來到倫敦,有得吃、有得玩、有得看、有得買,給他們最好的生活享受,讓他們從物質(zhì)到靈魂,都不寂寞。

文化和商業(yè)是這樣,法律和保險也是這樣。

倫敦完善的法律和保險業(yè)務(wù),說穿了就是為金融做配套服務(wù)的。

從13世紀開始,倫敦就有林肯舍、內(nèi)殿、中殿、格雷舍律師學(xué)院四大非公司性律師社團,合稱律師協(xié)會,批準給予學(xué)生律師資格。

這些律師又組成倫敦五大律所,包括安理國際(Allen&Overy)、高偉紳(Clifford Chance)、富而德(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)、年利達(Linklaters)、司力達(Slaughter and May)五家,號稱是倫敦法律界的魔術(shù)界(Magic Circle)。

五家律所全在東一區(qū),所在位置全部環(huán)繞著倫敦金融城。

很好地體現(xiàn)了法律為金融服務(wù)這個要素。

隨便抽一個律所出來,講講他們的數(shù)據(jù),你們就知道金融行業(yè)對他們有多重要了。

安理國際律師事務(wù)所,服務(wù)對象全是金融城里的公司,2019年為客戶服務(wù)的交易總額,達到了1.16萬億美元,是全球唯一兩家交易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律師公司之一。

大家看看香港那些律所的名字,其實都是在極力模仿英國人,他們的大律師,也跟英國老師一樣從金融業(yè)賺錢,那些搞刑事、搞離婚的律師,都是混口飯吃,不掙錢的。

金融、法律、保險往往是一環(huán)套一環(huán),所以倫敦還有英杰華保險、保誠集團、RSA保險、安盛保險、蘇黎世保險等,性質(zhì)也跟律所一樣,給金融業(yè)打打下手,吃點上游指縫流出來的大額錢財。

文化、商業(yè)、法律、保險這四大行業(yè),他們見到了金融,都得畢恭畢敬,大聲喊爸爸。

無論在美國還是英國,亞洲男性,尤其是中國男性,其實都處于鄙視鏈的底層。

因為講究男女平權(quán),亞洲女性多多少少會給她們一點指定的生存崗位,而亞男是一直被直接忽略的群體,許多優(yōu)秀華人男學(xué)霸修得一身好本事,卻只能去對沖基金這種唯業(yè)績論的行業(yè)找生存空間,在這種短期、高頻、淘汰率殘酷的行業(yè)尋找自己的存在感。

在英美留學(xué)的華人高知男性,通常需要面臨兩大選擇,一是能否打入英美金融上下游高薪圈,比如做一個華爾街的律師;二是能否在國內(nèi)新興行業(yè)凝固前,快速回國卡位,比如帶著光環(huán)回國拉投資搞互聯(lián)網(wǎng)項目。

由于國內(nèi)橫卷豎卷、卷上加卷,國內(nèi)新興行業(yè)在這兩年幾乎凝固完畢,在英美留學(xué)歸來的高知華人男性,越來越難完成歷史卡位,留在英美常常只能死磕碼農(nóng)和對沖基金,其品牌價值也在逐年下降。

中底層白男日子也不好過,他們現(xiàn)在被統(tǒng)稱為“白泥”,光聽這名字,都能感覺全社會對他們充滿了鄙夷。

但凡是發(fā)達社會,女性都不太好搞,女性天生向往更強大的伴侶,因此中底層歐美白男和港男,都難以應(yīng)付同級社會的女性。

為了拯救他們的婚姻生活,穩(wěn)定社會秩序,美國綠卡除了給科學(xué)家開特權(quán),就只給跨國婚姻開特權(quán),這也造成了為了拿綠卡,部分華人年輕女性不擇手段嫁給老白男,拿到綠卡后再馬上離婚的離奇事件。

與底層華人男性和白泥相對應(yīng)的,站在整個英美世界鄙視鏈頂端的,是英國王室。

英國王室是英美世界逼格之集大成者,是整個英美世界逼格權(quán)力的鍛造者和分配者。

保留英國王室,是英美對自我文化的強烈認同,是兩國惺惺相惜的重要紐帶。

英國王室有給英美世界各行各業(yè)賦能的特殊職責(zé),尤其是金融業(yè)需要他們的賦能,所以本文開篇,才會有國王賜予金融城城主珍珠劍的古老儀式。

不是英美人,根本無法理解英國王室對他們的吸引力,貝克漢姆一代足球巨星,想封爵想得鬼迷心竅,在王室面前處處表現(xiàn)得跟條舔狗似的,為了親近王室特意住在治安不太好的倫敦城,房子被盜了三次也死不搬家。

英國王室也知道自己就剩這個大IP可賣,這是他們最后的腔調(diào),因此王室有句重要格言,面對指責(zé)或非議,“永遠不抱怨、永遠不解釋”,維護王室形象第一重要。

戴安娜王妃就是個好例子,她不是死于緋聞太多,而是死于口沒遮攔,實在有損皇室形象,1995年戴安娜私自接受媒體采訪,大庭廣眾之下砸王室招牌,簡直就是在斷王室財路,離婚后又多少次不知收斂,才被安排做掉。

明明在說英國金融,怎么突然又說起了英國王室?因為這里頭,藏著美國允許英國賺錢的文化邏輯。

當年最早從英國跑去北美的那一撥人,是英國底層最窮苦的泥腿子,他們在北美大陸跟野獸搏斗、跟印第安人火拼、被水土不服搞得上吐下瀉的時候,英國貴族們,已經(jīng)在大城堡里享受了幾百年的幸福生活,在北美野外玩生存游戲的英國泥腿子,對貴族老爺?shù)纳畛錆M了向往和妒忌。

中國平民受不了貴族壓迫時,通常來一場毀天滅地的血洗貴族戰(zhàn)爭,直接將貴族們鏟平,而英國平民受不了貴族壓迫時.......就再忍受幾百年唄,再羨慕幾百年唄。

英國平民對老貴族們始終充滿了自卑感,他們在北美幾乎殺光印第安人、騙華人建鐵路再把華人殺掉埋在斯坦福大學(xué)下面,眼睛都不眨一下,一切都干得心安理得,唯獨一看到貴族老爺,幾百年祖上被貴族抽過的自卑感,就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滿溢而出。

那畢竟是老爺們的土地啊,那是出過牛頓、狄更斯、莎士比亞的地方,那里的人才是真有品位有文化,倫敦腔比老北京胡同味可沖多了,只有那種高貴的地方,才會出披頭士樂隊、皇后樂隊、約翰·列儂,我們這些土包子,給他們提鞋都不配,要是英國國王的長劍可以放在我肩膀上,我這輩子也算光宗耀祖了。

美國人對英國王室那種狂熱的愛,是被馴服了上千年的英國平民,對貴族階層的臣服欲,是一種難以割舍的主仆之情。

1981年,查爾斯和戴安娜的世紀婚禮,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(jié)目之一。

1997年戴安娜的葬禮,又有3000萬美國人同時觀看。

2011年威廉王子跟凱特結(jié)婚,2300萬美國人起了大早看婚禮轉(zhuǎn)播。

在英國人氣不高,負面新聞不斷的哈里王子老婆梅根,就是隨便穿了件白襯衫出街,這件白襯衫在美國銷售額就會增長30倍。

英國王室的招牌是這么好使,以至于美國著名皮條客愛潑斯坦,也常常拉著伊麗莎白的二兒子安德魯王子到美國混圈子,介紹安德魯跟美國有頭有臉的人物相識。

愛潑斯坦做什么營生過活,英美權(quán)貴個個心頭有數(shù),這種人查爾斯王子是肯定不碰的,但安德魯王子因為沒有繼承權(quán),需要在美國拓寬人脈撈油水,因此他才愿意彎下腰,跟愛潑斯坦這種老龜公做朋友。

英國到現(xiàn)在還有1000多名貴族,他們從中世紀開始,就一直是嫡長子繼承制,查爾斯王子身為嫡長子,將來是要做國王的人,將來要繼承的是國家臉面,所以他才沒興趣勾搭愛潑斯坦。

而安德魯不同,他是二兒子,他長大后只有一個王室名號以及小部分財產(chǎn),所以豁得出去,跑美國跟下九流為伍。

英國的嫡長子可以獲得家族世襲貴族頭銜(現(xiàn)在有終身貴族,不可以傳下一代),還可以繼承莊園、土地及其他資產(chǎn),一般家里要是有三兄弟,那么通常長子承祖業(yè),老二去當兵,老三進教堂當牧師。

在英美世界,老貴族的嫡長子最為搶手,是真正的婚姻市場硬通貨,比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貴、財閥家的傻兒子還好使。

除了平民們瘋狂熱愛英國,每年有近4-500萬美國人去英國旅游,其實美國的知識分子,對英國也有自卑感。

因為英國最先有大學(xué),牛津、劍橋俱樂部,是哈佛、藤校俱樂部的鼻祖,每次搞聚會時,英國老牌大學(xué)有自己的著裝,有特定的儀式流程,整得跟地下黨接頭一樣,氛圍感特別強,美國人被這套文化弄得五迷三道,就認他們做祖師父,要供起來拜的那種。

美國的高級分子,通常為了讓自己顯得再高級一點,讀完哈佛耶魯,還會選擇來英國的牛津和劍橋繼續(xù)進修,因為只有這里,才是他們學(xué)院派的最高逼格。

英國還有很多私人俱樂部,神神秘秘弄得跟黑社會組織一樣,常常在沒有空調(diào)的古代城堡里聚會,每次著裝都要求嚴格肅穆,夏天一個個被悶得汗流浹背,還要挺直著腰板在那聽古典樂。

英國的老貴族以及倫敦金融城裝逼分子,他們愛聽古典樂,就跟中國老派文人愛聽昆曲一樣,是一種身份的象征,常常拉朋友去那正襟危坐地聽,我這種沒文化沒品位的湖南粗魯漢子,估計聽到五分鐘就會睡著,還得很大聲地打呼嚕,以表明我的粗鄙之情。

美國人從上到下都愛死了英國人這種裝逼情緒,倫敦的Mayfair有條街叫薩維爾街(Savile Row),專門定制男士服裝,其實裁縫能有多大的技術(shù)含量?但因為丘吉爾、拿破侖三世都在這下過訂單,美國有錢人就非要跑這來訂做衣服不可,穿一套倫敦薩維爾街裁縫親手制作的衣服,才有機會在上流社會顯擺顯擺。

這一段寫這么長,是想告訴大家,英美之間有著特殊的文化傳承關(guān)系,最早來到北美開枝散葉的英國底層貧民,以及后來被迫講英語,基本去德國化的數(shù)量巨大的在美德裔,都深深并入了英國文化,他們對英國有著難以言喻的仰視之情,當他們手中有了賺錢的機會,自己又不方便賺的時候,就只會讓給英國人,至少英國人跟他們文化上同根同源,要是伺候得好,說不定還賞他們一個爵位,讓美國平民們祖墳噴煙。

而德國和法國,是給予不了美國人這種認同感的,是游離在美國主流文化之外的。

這就是倫敦金融城發(fā)達的秘密。

時至今日,整個英國除了倫敦,其他城市都在快速凋謝。

曾經(jīng)靠汽車、機械、造船、飛機、紡織品聞名的曼徹斯特、利物浦、伯明翰、謝菲爾德等,因為制造業(yè)的離去,正在走向衰落,只能承接倫敦外溢的金融、科技、新媒體、創(chuàng)意等服務(wù)行業(yè)。

實在承接不了的城市,就開啟老牌帝國的逼格加成,對全球各地招募一年制碩士生,靠賺高額學(xué)費錢續(xù)命,并由此引發(fā)了中國“一年英倫水碩”的通貨膨脹,國內(nèi)企業(yè)也逐漸對英國的一年水碩提高了警惕。

畢竟18-19世紀,英國人統(tǒng)治地球大部分區(qū)域兩百年,并將倫敦城鍛造得美輪美奐,帝國余威猶在,所產(chǎn)生的品牌外溢效應(yīng),還可以深深影響著美國與中國。

不過靠私生子美國保護,才獲得全球金融特殊地位的倫敦,一旦私生子自己走下坡路,倫敦最后的好日子也不遠了。

英國的繁榮建立在金融業(yè)的昌盛之上,是金融業(yè)夸張的業(yè)績,帶動了文化、法律、保險、科技、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給大英帝國續(xù)命至今。

英美同氣連枝,利益綁定,一榮俱榮、一損俱損,在美國全球勢力節(jié)節(jié)退守的今天,金融業(yè),也不過是大英帝國最后的余暉了。

它離太陽落山的日子,已經(jīng)不太遠了。


   關(guān)注 1891    返回
2024中國的突圍年
海外金融風(fēng)險及對中國的影響:硅谷銀行、瑞信之后
 
 
關(guān)注官方手機微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