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罕達斯·卡拉姆昌德·甘地(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)是20世紀最具領袖魅力的人物之一,他被尊稱為“圣雄”。從他身上,我們能夠了解很多關于現在領袖魅力的領導力影響。
甘地度過了不平凡的一生,他將古代印度宗教禁欲觀和一些革命思想相融合,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(fā)動政治變革:“力量源于真理和愛或非暴力。”
他的努力成功動員了南非的印度人,之后帶領整個印度民族獲得獨立。甘地宣揚真理和非暴力,激勵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者,且被奉為榜樣。1948年,甘地被暗殺,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悼念他。他被比作蘇格拉底、佛陀、耶穌和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。
他的人生成為數百部傳記的主題。加瓦哈拉爾·尼赫魯(Jawaharlal Nehru)曾寫道:“沒有人可以寫出甘地的真實生活,除非他同甘地一樣偉大!彼摹把劬Τ33錆M歡笑,但也是充滿無限悲傷的池水!彼恰耙粋追求真理的朝圣者,寧靜、祥和、堅定、無畏,他這種人會堅持自己的追求和朝圣之行,無論結果如何。”甘地的“許多手勢都有特別的象征意義,人們將其每個動作和發(fā)言都圣化;現在,在印度和其他地方,存在著不止一個甘地,而是很多!
在獲得成就之前,領袖魅力并不存在
但是,甘地非凡的領袖魅力在其獲得成就之后才如此明顯;而在這之前,人們看不到他的領袖魅力。他曾是個矮瘦多病的孩子。他曾是個默默無聞的學生,覺得學校的功課很難。他羨慕那些高大強壯的男孩,他們擅長體育運動,如板球和體操,而甘地自己卻在這方面很差。
看看他當時的一張照片,雙眼并不像擁有無限悲傷的池水,而是透露出受迫害和不安的神色。他的鼻子很大,是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,這倒成為甘地所自豪的事情,自稱為“世界上最丑的男人”。在父母之命下,他13歲時就與一個同齡的女孩結了婚,那時甘地已擁有正常的性欲,在結婚當晚,他們就圓房了。他曾是個嫉妒心強且專橫的年輕丈夫,禁止年輕的妻子外出,但又宣稱她很乏味。
在決定成為一名律師后,他沒有選擇在印度接受嚴格的法律教育,而是前往倫敦,修習昂貴的業(yè)余課程以取得律師資格。無需上課,只用通過簡單的考試,而這種考試都是流于形式。
在英國的時候,甘地想要成為一名英國人。他購置了西式服裝,參加交際舞會,還上過一陣子演講課。但最終,他認為自己想要成為一名英國人的努力都是徒勞。相反,他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堅持素食主義,“這幾乎令所有他認識的人都感到憤怒,無論是印度人還是英國人!
在倫敦度過三年時光后,甘地回到印度,開始從事律師實務,先是在拉杰科德,后來在孟買。他終于接下一個案子,但是站在法庭上,甘地卻想不出哪怕一個問題,他只能坐下,將訴書遞給同事。之后,他再未接到任何案子。
有一次,他代表自己的哥哥與英國的政治聯絡官進行交涉。甘地的哥哥當時正謀求成為博爾本德爾(Porbandar)這一小邦國的總理。顯然,他的哥哥得罪了英國的政治聯絡官,而其職業(yè)生涯正仰仗于此。甘地在倫敦時曾偶然見過這位聯絡官,于是便為哥哥去找他。這位聯絡官告訴甘地,如果他的哥哥覺得自己受了委屈,那么可以通過正當渠道進行申訴。甘地堅持要其解決,這位政治聯絡官便要他離開。但甘地仍然繼續(xù)爭論,他便叫來仆人,抓住甘地并將他扔出了自己的辦公室。
在其人生的這一階段,甘地簡直就是領袖魅力的對立面。他的外表沒有吸引力,舉止粗俗,缺乏機智。在私下里,他固執(zhí)得惹人厭。在公開場合,他害羞地開不了口。他做律師無法賺到收入。如果他的雙眼是“充滿無限悲傷的池水”,那么,當時沒有人注意到。
領袖魅力是成就的結果
事實是,甘地的領袖魅力是其成就的結果,而非原因。
沒有人感覺到甘地領袖魅力的火花,直到他決定想要如何過自己的生活,這發(fā)生在南非一次種族歧視事件之后:他持有頭等票,但在一名白人乘客的要求下,被一名白人守衛(wèi)扔下火車,留在黑暗的候車室里瑟瑟發(fā)抖。
事件發(fā)生一周時間內,他召開了一次會議,聚集了居住在比勒陀利亞的印度人,就白人歧視發(fā)表了講話。這是他第一次進行公開演講。激情褪去了他的羞怯,他找到了適合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承諾。于是,他開始了漫長的變革之旅,先是在南非,然后在印度。只有在他成功影響人們之后,人們才開始認為甘地具有領袖魅力。
激進管理模式的影響
20世紀管理領域的一個深層次心理問題便是,認為領導者或管理者需要具有領袖魅力。這就導致了拿破侖式的行為——言辭高調且對問題故意視而不見。范例包括羅伯特·麥克納馬拉(Robert McNamara)——曾任福特汽車公司總裁、世界銀行行長和美國國防部長,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哈羅德·吉涅前總裁(Harold Geneen),以及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CEO杰克·韋爾奇(Jack Welch)。
從20世紀的管理模式到21世紀所需要的激進式管理,正在進行必要的過渡,其中有一個關鍵方面在于,明白現在消費者才是老板,管理者不是。因此,管理者需要成為員工的推動者,而非一個想要控制個體的小拿破侖。
斯科特·庫克,財捷公司
在《哈佛商業(yè)評論》的最近一篇文章中,財捷公司(Intuit)的斯科特·庫克(Scott Cook)承認,自己曾花費一些時間試圖成為該公司英雄式的CEO。他想要成為強大的富有遠見的人,就像蘋果公司的史蒂夫·喬布斯一樣——受設計驅動,密集創(chuàng)新,用嘆為觀止的產品年復一年讓消費者為之喝彩。他想要成為具有領袖魅力的人。但庫克那時沒有意識到,史蒂夫·喬布斯現在的領袖魅力大部分來自于2000年以后他在蘋果公司的成就。
庫克最終發(fā)現,他不必成為頭頂領袖魅力光環(huán)的唯一的英雄式人物,做所有的決定。2007年的一天,在一場為時5個小時的PPT演示的中途,他意識到自己并非夢想中具有高瞻遠矚的英雄人物。當庫克讓團隊自我組織,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推動者并為其提供面向客戶的清晰視線時,庫克發(fā)現他們能夠做出自己所需要的創(chuàng)新。
因此,21世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激發(fā)團隊實現偉大的目標。如果團隊取得了成功,領導者將在適當的時候從這些成就中獲得領袖魅力。
正如賺錢是激進式管理的結果,而非目標一樣,領袖魅力是領導力的結果,而非目標。
做大事人的特征
一、忍得住孤獨
人生想要獲得成功,必須忍得住孤獨,尤其是在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,很多時候為了達成目標,可能別人在休息時,我們還一個人在默默無聞的付出,這種過程是非常孤獨的,但如果能挺得過去,我們將會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功。
二、耐得住寂寞
為了生活、為了工作、為了事業(yè),往往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陪在親人朋友的身邊,而是必須占用很多的休息時間和與家人團聚的時間。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這種寂寞?
三、挺得住痛苦
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風順,一路上難免會有很多坎坷、淚水、痛苦。痛苦之后往往會有兩種結果:一是委靡不振;二是更加強大,我們在經歷了痛苦之后究竟是委靡不振還是更加強大?取決于我們是否能挺得住痛苦?
四、頂得住壓力
沒壓力就會沒動力,大家都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,但是很多人卻在遇到壓力時選擇了逃避和放棄。只有當我們擺正心態(tài),坦然的面對壓力時,才會給我們的成長和發(fā)展注入無限動力。
五、擋得住誘惑
做人做事必須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則。只要我們所堅守的是正確的事情,哪怕會有短暫的痛苦,也應該堅持下去;如果我們所做的是錯誤的事情,哪怕會得到短暫的快樂,也應該堅決拒之! 生活中處處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,如果定力不強,這些誘惑會隨時影響并阻礙著我們前進的步伐,甚至會讓自己迷失前進的方向,陷入短暫利益的漩窩中。在種種誘惑面前我們要一如繼往的堅持自己正確的原則和理想。
六、經得起折騰
每一次的失敗、每一次的淚水和汗水總是在不斷的折騰著我們,因此讓我們的發(fā)展道路充滿荊棘,但經過無數次的折騰才會讓我們從中深刻的體會到生活的真諦,我們試問自己能一而再、再而三的經得起折騰嗎?當經歷無數次的折騰后,我們還能堅持嗎?
七、受得起打擊
當面對他人一次又一次的冷嘲熱諷、當面對客戶對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時,我們能經受得起嗎?我們是否還能保持最初的激情,同時堅守自己的目標?我們是否還能保持不下降指標而是持續(xù)不斷的增加措施? 在市場開發(fā)中,當客戶毫不客氣的讓我們“滾”時,我們會保持一種什么樣的心態(tài)呢?我們是繼續(xù)爭取還是馬上灰溜溜的離開而從此不再爭取面談?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不在打擊中成長,就在打擊中消亡!
八、丟得起面子
面子是自己給自己的,不是別人給的。害怕丟面子會讓自己丟一輩子的面子,害怕失敗會失敗一輩子!害怕丟面子往往帶來的結果是打腫臉充胖子,會讓自己更加痛苦,從而丟掉更大的面子,讓自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(huán)!
九、擔得起責任
“責任”一詞在生活、工作中都隨時被我們掛在嘴邊,屢見不鮮。新華詞典中關于對“責任”的解釋:份內應做而未做或者未做好應當為此承擔的過失。責任分為三種:家庭責任、企業(yè)責任、社會責任。 在家庭中我們扮演著兒女、父親、丈夫、妻子、等角色;在企業(yè)中我們扮演著員工、管理者、領導或者老板的角色;在社會中我們扮演著公民、律師、老師、企業(yè)家等等角色,總之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然而我們是否能真正的用行動來承擔起自己在各種場合下的角色?
十、提得起精神
當我們在連續(xù)多天加班或超負荷工作后,是否能提起精神為了自己目標而繼續(xù)沖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