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,麻豆av天堂一二三区视频,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,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,无遮挡啪啪摇乳动态图gif

 
 
關注手機移動微站
  
轉繁體
亂世出英雄,為什么湖南能出偉人毛澤東?
   日期 2021-3-1 

亂世出英雄,為什么湖南能出偉人毛澤東?

原創(chuàng) 溫伯陵  溫伯陵的煙火人間

導讀:北方的張作霖、閻錫山、馮玉祥等軍閥,雖然有一些愛國的情懷,但他們做的事情,和五代十國的節(jié)度使沒有任何區(qū)別,指望他們救中國是做夢。蔣介石做為江浙買辦財閥的代理人,一輩子都改不了做洋人買辦的命運,廣東籍的國民黨高層,始終在搞分裂。唯獨湖南的革命家,自始至終都有自己堅持的東西。

伯陵說:

湖南和毛澤東互相成就。

1

文化底蘊決定一個地區(qū)的上限。

這種東西說起來虛無縹緲,卻是一個人、一個地區(qū)、一個國家能走多遠的根本保證,脫離文化底蘊談政治、經濟、外交和人物都是耍流氓。

就像做官需要權謀,但想成為大政治家,必須要有情懷。

一夜暴富卻沒有文化是什么樣子,10年前的山西煤老板,已經做了非常深刻的反面教訓。

近代湖南的文化底蘊來自王夫之。

1644年滿清入關,出生于湖南衡陽的王夫之,原本是一門心思讀書科舉的書生,但是在改朝換代的時代背景下,也被卷入風起云涌的抗清大潮。

隨后幾年時間,王夫之結交過抗清將領,聯(lián)合過農民軍,1648年父兄在戰(zhàn)亂中死去之后,王夫之甚至和朋友舉行過起義,只是兵力薄弱失敗了。

各種門路都失敗了,王夫之才去西南投奔永歷皇帝,和李定國等人繼續(xù)抗清。

我們都知道南明政權爛透了,啥事都干不成,內訌第一名,王夫之在永歷朝廷工作的時候,差點被冤枉殺死。

王夫之無奈,只能回到湖南著書立說,并且發(fā)誓一輩子不剃頭。

那是1651年。

到1692年去世,王夫之都沒有出山,也沒有剃發(fā),反而寫出《禮記章句》、《春秋家說》、《讀通鑒論》、《宋論》、《張子正蒙注》等一系列哲學歷史著作。

這些著作說起來復雜,其實后人看重的主要是幾個核心觀點:

1、世界是變化的,人類要根據世界的變化,來調整自己的節(jié)奏,絕對不能一成不變。

他在《周易外傳》里說:“太虛者,本動者也。動以入動,不息不滯!痹凇蹲x四書大全說》里寫到:“天地之氣,恒生于動,而不生于靜!

簡而言之,世界是運動的,人也要動起來。

而運動的世界,必然是經常變革的世界,人類社會也要經常變革,最好七八年就來一次。

這就是王夫之“道莫盛于趨時”的哲學觀點。

2、天下是人民的,不是某人私有的。

他在著作里說:“不以一人疑天下,不以天下私一人”、“平天下者,均天下而已!所有觀點總結起來,無非是“天下為公”四字。

3、做學問要經世致用,千萬不要空談誤國。

“明人道以為實學,欲盡廢古今虛妙之說而返之實”,也就是說,學問有沒有用,要做出來才知道,如果不能為人民服務,所謂的學問就是臭狗屎。

此外,王夫之還有華夷之辯、內圣外王等觀點和論證,幾乎用哲學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。

而這個世界繼承了中國先賢的心血,卻又修正了很多BUG,給后人走出了一條新路。

王夫之絕對是中國承上啟下的人物。

不過清朝的前兩百年,由于王夫之參加過反清戰(zhàn)爭,導致他的著作成為禁忌,一直隱藏在故紙堆里不為人知。

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,王夫之的學問才走出故紙堆,并且用極短的時間光耀天下。

2

從故紙堆里翻出王夫之的,是他的湖南同鄉(xiāng)。

1842年,湖南學者鄧顯鶴出版了王夫之的著作,雖然只有一小部分,但相比前200年來說已經進步了,鄧顯鶴取名為《船山遺書》。

負責編撰《船山遺書》的人,也都是湖南知名文化人物,比如鄒漢勛、歐陽兆熊,以及自稱“湘上農人”的左宗棠。

這是王夫之的著作第一次面世,很快吸引了大批粉絲,曾國藩、曾國荃、郭嵩燾就是重量級鐵粉。

10年后太平天國起義經過湖南,給湖南的民生造成嚴重破壞,同樣也給了湖南崛起的機遇。

在湘鄉(xiāng)丁憂的禮部侍郎曾國藩,用同年、同鄉(xiāng)、同學和師生的方法,組建起一支團練,也就是名震天下的湘軍。

他們?yōu)榱吮Pl(wèi)桑梓,也要維護中國自古以來的名教,拼命和信上帝的太平天國作戰(zhàn),經過屢敗屢戰(zhàn)的十幾年,終于攻破南京,成為清朝的擎天柱石。

而當年編撰《船山遺書》的湖南學者,也在湘軍的隊伍里。

左宗棠自然不必說,已經和曾國藩平起平坐了,左宗棠的同學郭嵩燾是湘軍大佬,鄒漢勛是江忠源麾下的軍官,歐陽兆熊是江忠源的同年,并且救過曾國藩的命。

于是,崇尚王夫之的學者把“王學”帶入湘軍,吸引了無數志同道合的人。

1862年,曾國藩給歐陽兆熊寫信,想重新出版全套的《船山遺書》,請他收集王夫之的手稿。

那時的曾國藩統(tǒng)帥十幾萬大軍,威震東南半壁,不過是想印一套書而已,哪有不同意的道理,更何況光大王學也是湖南學者的追求。

歐陽兆熊回到湖南,向王夫之的后人收集全部資料,交給曾國藩。4年后湘軍攻破南京,新版《船山遺書》也正式發(fā)行了。

從此以后,《船山遺書》開始塑造湖南的風氣。

因為攻破南京之后,曾國藩為了朝廷安心,裁撤了十幾萬湘軍。此后湘軍高層奔赴全國各地做官,那些中下層軍官和士兵,則帶著搶劫的財富回到湖南。

戰(zhàn)爭剛結束,長沙的“宮保第”便多了13家,湘鄉(xiāng)縣二品以上軍功地主有2000多家,此外軍功地主最多的縣也在附近,寧鄉(xiāng)有468家、湘陰352家、湘潭302家。

他們在故鄉(xiāng)瘋狂圈地,給子孫置辦產業(yè)。

比如提督章合才買田6000畝,建成兩座莊園,每座莊園有房屋100多間。陳湜攻南京的時候一馬當先,搶到很多財富,戰(zhàn)爭結束后用船運回湖南,買了數千畝田,就這還有不少存款,人稱“陳百萬!毕嫣兜墓闪,因戰(zhàn)功被封為一等輕車都尉,回鄉(xiāng)后用十幾萬兩白銀買田建房。

可想而知,十幾萬湘軍搶回多少錢去。

有錢,便有了傳承家業(yè)的基礎。

湘軍的軍官基本是書生,他們發(fā)家致富之后,開始聘請教師培養(yǎng)子弟,用的教材或多或少都有《船山遺書》,教育湘軍后代要做實事、為公天下服務、變革沉悶的世道。

很快,湘軍的風氣彌漫到整個湖南,把湖南打造成“遺世而獨立”的地方,和清朝其他省份都不一樣。

這才是近代湖南崛起的根源。

毛澤東則是湖南歷史進程的一員。

“王學”在湖南傳播以后,吸引了很多學者,其中幾個人是歐陽中鵠、劉人熙、涂啟先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學生是譚嗣同,多年的耳濡目染,讓譚嗣同發(fā)下“續(xù)衡陽王子之續(xù)脈”的宏愿。

“戊戌變法”的時候,湖南巡撫陳寶箴、岳麓書院山長王先謙、熊希齡等人籌辦時務學堂,聘請梁啟超為中文總教習,譚嗣同和唐才常為中文分教習。

他們有個學生兼好友叫楊昌濟。

雖然楊昌濟出國留學多年,但非常喜歡研究王夫之的《宋論》和《讀通鑒論》,回到湖南一師任教以后,經常給學生們講王夫之的著作。

而楊昌濟最喜歡的學生,便是毛澤東與蔡和森。

后來毛澤東寫的《矛盾論》、《實踐論》、《反對本本主義》,以及改造中國和世界、為人民服務等觀點,其實和王夫之是一脈相承的。

來源就是曾國藩、左宗棠、郭嵩燾、譚嗣同和楊昌濟的傳承整理。

毛澤東說“為有犧牲多壯志,敢叫日月?lián)Q新天”,譚嗣同說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昆侖”,其間的雄渾豪邁何其相似。

在百年前,唯獨湖南人有這種雄心壯志。

倒不是說其他省份的人不愛國,而是其他省份的精神氣質,沒有湖南人硬朗。湖南人的硬朗氣質,便是王夫之留下的文化浸潤成的。

而且革命思想在湖南傳播很廣泛,湖南人也能接受革命的思想,本質上來說,也是湖南文化底蘊和革命思想不沖突,甚至是殊途同歸。

現(xiàn)在很多人以為毛澤東是頓悟,其實是湖南經過300年的積累,才提煉出適應時代的精華,塑造出橫亙古今的毛澤東。

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
3

有了文化底蘊就能批量產出人才,甚至是造就偉人?

還真不一定。

文化底蘊只是門檻,有了不一定能出人才,沒有一定出不了人才。事實上,近代湖南崛起的關鍵是階層。

我們前文說了,曾國藩的湘軍解散回鄉(xiāng)之后,到處買房置地辦教育,除此之外,他們還在互相聯(lián)姻。

曾國藩便和賀長齡、郭沛霖、劉蓉、羅澤南、郭嵩燾等人成為兒女親家,他們麾下的各級將領,也讓兒女互相成婚,組成盤根錯節(jié)的利益共同體。

而且出征太平天國的共同經歷,讓湘軍系統(tǒng)的成員有了共同記憶,比其他省份單純用婚姻捆綁的關系,更加牢固。

于是某個湘軍軍官的孩子長大了,遇到同齡人的時候會說:“我爸爸當年打南京的時候......”另一個孩子也能接上話:“我叔叔也打過南京,是山字營的!

再往下說,他們可能發(fā)現(xiàn)不為人知的秘密:“原來你是我叔叔的表嫂的兄弟的兒子啊,嗨,原來如此!

有了田產、財富、教育和共同記憶,湘軍已經成為湖南的門閥士族了。

不論做官或者人際關系,他們都會共同進退互相扶持,但凡條件允許,就一個都不能少。

類似于唐朝的五姓七家一樣,雖然生活在中國各地,但總能找出點血緣關系,對于政策和時局的判斷,都能保持驚人的一致。

根本原因就在于,他們是牢不可破的聯(lián)盟。

既然可以互相扶持,那么就有無數機會和崗位,給同階層的年輕人去鍛煉,容易出人才,更方便在史書上露臉。

而且湘軍組成的門閥階層,總要吸收新鮮血液吧。

有能力的小舅子、表弟、二大爺之類的親戚,慢慢的也會進入這個階層,成為外圍勢力。小舅子也有小舅子,表弟還有表弟......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圈子越來越大,幾乎覆蓋了半個湖南。

于是在湘軍軍官集中的湘江流域,形成以湘鄉(xiāng)縣、長沙縣、瀏陽縣為中心的三個人才圈,我們知道的近代湖南牛人,基本都是這三個圈子出來的。

毛澤東的韶山沖,屬于湘鄉(xiāng)圈。

他的爺爺毛恩普沒參加湘軍,做了一輩子貧農,父親毛貽昌苦的活不下去,出門參加湘軍。

雖然沒打過仗,但起碼貼上湘軍的標簽。他回家后買了22畝田,每年能收84擔谷子,并且經營農產品生意,資本一度積累到3000塊錢。

毛貽昌的事業(yè)成功,到底和參軍經歷有沒有關系?

所有書上都沒寫,咱也不知道。

不過也正是毛貽昌的發(fā)家致富,才能給毛澤東提供到長沙求學的費用,他報考警察學校、肥皂學校的報名費是1塊錢,夠普通人家生活很久了。

而毛澤東天賦稟異的資治,又得到長沙圈楊昌濟的賞識,并且通過婚姻,躋身于湖南最牛逼的圈子。

所以楊昌濟的地位,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化名人,毛澤東和楊昌濟的關系,也不是簡單的師生。

他們的深層次關系應該是這樣的:

楊昌濟同意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婚姻,把他帶進湖南最大的階層,等楊昌濟去世之后,毛澤東頂替了楊昌濟在這個階層里的位置。

哪怕他的信仰是打倒舊權貴,但湘軍留下的階層,依然給他非常大的幫助。

至于27年以后,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4

文化造就團隊,團隊化身階層,根據“富不過三代”的理論,湘軍的門閥階層應該是一代不如一代了。

其實在譚嗣同這代人出道的時候,湖南人已經沒有曾國藩、左宗棠的地位了,大清朝廷的主導權,讓給了李鴻章的淮系和皇族旗人。

不出意外的話,湖南人的命運應該是退出全國舞臺,專門在湖南省內經營小日子。

然而湖南依然在不斷塑造牛人,因為湖南的地緣太特殊了。

近代中國的敵人來自海上,而受洋人影響最深的便是上海和廣州。于是以上海為中心,出現(xiàn)了江浙買辦財閥,以廣州為中心,出現(xiàn)了去海外籌款的孫中山和國民黨。

至于長江以北,由于離朝廷最近,傳統(tǒng)勢力也最頑固,直到幾十年后的革命年代,北方都不如南方積極。

而深處內陸的湖南,夾在江浙滬和廣州之間,避免淪為洋人買辦的命運,可以保持自己的中國特色,還能就近吸收洋人的科技和思想。

簡直是近代中國的天選之地,全中國都沒有第二個省份,敢說條件比湖南優(yōu)越。

這種地緣條件的結果,我們都知道了。

北方的張作霖、閻錫山、馮玉祥等軍閥,雖然有一些愛國的情懷,但他們做的事情,和五代十國的節(jié)度使沒有任何區(qū)別,指望他們救中國是做夢。

蔣介石做為江浙買辦財閥的代理人,一輩子都改不了做洋人買辦的命運,廣東籍的國民黨高層,始終在搞分裂。

唯獨湖南的革命家,自始至終都有自己堅持的東西。

而且在北京政府和廣州國民黨交鋒的時候,湖南始終是戰(zhàn)場。

比如保守派、維新派和革命黨的交鋒,湖南處于風暴中心,各種思想在湖南匯聚,各路人物在湖南往來,不僅增加了湖南人民的閱歷,還種下第一顆革命的種子。

進入民國以后,國民黨和北洋政府長期對抗,不論是國民黨北伐,還是北洋政府的武力統(tǒng)一,戰(zhàn)火都要燒到湖南。

所以從甲午戰(zhàn)爭到國共北伐,湖南就沒消停過。

亂世為什么出英雄?

就是因為有無數機會去磨練人才,弱的都淘汰了,只有強者才能活下來。30多年不消停的湖南,怎么可能不出人才?

如果說混亂的近代中國是養(yǎng)蠱,那么湖南就是整個中國養(yǎng)出的蠱王。

最重要的是,湖南的經濟條件,完全能支撐起這頓折騰。

自從康熙年間開始,洞庭湖一帶經過多年開發(fā),已經成為非常繁榮的農業(yè)區(qū),再加上湘江連接南北,形成一條通往廣州的貿易線,湖南經濟開始起步。

尤其是湘潭,由于是南北藥材交匯的地方,號稱“天下第一壯縣!

時間進入近代,1904年長沙開埠、1905年常德和湘潭開埠,從此以后,湖南市場和世界連接起來。

市場經濟必然摧毀自然經濟,但湖南的新經濟也在生長。

比如湖南的谷米供2000萬人的口糧以外,還有7、800萬石的剩余,每年賣到長江流域的省份,能換回3000萬兩白銀。茶葉的年銷量是2000萬斤,桐油出口是全國第一,總價值達到1000萬兩。

毛貽昌以農產品生意發(fā)家,極有可能是趕上了長沙開埠的歷史進程。賣出省外800萬石谷米里,就有毛貽昌的一部分......

開埠的同年,湖南就建立起近代工廠。

湘鄉(xiāng)的禹之謨在湘潭創(chuàng)辦毛巾廠,梁鼎荷以7萬兩白銀購買法國技術,于1908年創(chuàng)辦華昌煉銻公司,帶動起湖南辦礦的風氣。10年后湖南的銻產量位于世界第一,鉛、鋅等礦的產量是全國第一,賺了海量的財富。

此外還有寶善成制造公司、和豐火柴公司、樟腦化學公司等等,創(chuàng)辦者都是湘軍帶出來的軍功地主階層。

到1917年,全省注冊的公司達到941個,沒注冊的有幾千家,擁有工人40萬,所以工人運動能在湖南發(fā)展起來。

而且湖南的近代產業(yè),都沒有淪為洋人買辦企業(yè),反而保持了相當大的獨立自主性。

所以湖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?

處于內陸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,不在沿海地區(qū)卻能吸收外國的精華,位于南北交匯點方便鍛煉人才,再加上崇尚實事的王夫之哲學傳承、湘軍留下的地主階層互相扶持。

這樣的省份,怕是舊中國獨一無二的,怎么可能不出人才?

于是近代湖南的人才隊伍就沒斷檔過:

道光年間出了云貴總督賀長齡、兩江總督陶澍、河道總督李星沅、編撰《船山遺書》的鄧顯鶴。

平定太平天國時期,湖南冒出曾國藩、左宗棠、郭嵩燾、彭玉麟、胡林翼等182名將領、6319名軍功地主,號稱湖湘子弟滿天下。

維新變法的時候有譚嗣同、唐才常和熊希齡,這批湖南牛人的分量不重,原因其實就是時機不到。

等到清朝崩潰的以后,湖南人開始重新崛起,出現(xiàn)了在民國初年的黃興、章士釗、陳天華、宋教仁、蔡鍔、楊度、楊昌濟......

但是和后一代湖南牛人相比,他們的分量又不夠看了,因為在革命運動中鍛煉出來的是毛澤東、劉少奇、任弼時、彭德懷、賀龍、羅榮恒、粟裕和陳賡等新中國的開國元勛。

這五代湖南人之間,看起來沒什么聯(lián)系,其實仔細了解一下他們的出生地和教育經歷,就能找出一脈相承的傳承譜線。

一代又一代,薪火相傳。

毛澤東是五代湖南猛人里最猛的一個,我們總說毛澤東是集大成者,其實他首先是湖南的集大成者。

楊度曾說:“中國如今是希臘,湖南當作斯巴達,中國將為德意志,湖南當作普魯士!

梁啟超也評價過:“湖南天下之中而人才之淵藪,可以強天下而保中國者,莫若湘人也!意思就是,只有湖南人才能強大中國。

從后來的結果說,還真的是這樣。

5

自從毛澤東這代人以后,湖南就沒什么特別厲害的人物了,有一種說法是,毛澤東那代人把湖南的天地靈氣都吸光了。

其實沒那么玄乎。

湖南不出牛人的主要原因是,所有的優(yōu)越條件都不存在了。

首先是學術傳承。

在晚清民初的年代,王夫之的學術是一股清流,能吸引湖南才俊,但是到了1920年代以后,更加科學系統(tǒng)的馬克思主義傳播進來,誰還埋首故紙堆讀王夫之?

尤其是現(xiàn)代社會,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選擇,恐怕連湖南人都不讀王夫之了吧。

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理論,面向的是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,于是湖南和其他省份的鴻溝被抹平,也就失去差異化競爭的基礎。

其次是盤根錯節(jié)的軍功地主階層。

現(xiàn)在的湖南肯定有利益集團,但他們的層次太低了,完全沒有批量制造全國性牛人的能力。而且開國將帥們都沒有回湖南故鄉(xiāng),不可能和湘軍一樣,形成龐大的地方勢力。

那么生活在湖南的人們,也就失去了攀附的通道。

最后是時代變了。

湖南是內陸省份,這在百年前是非常有利的地理條件,可現(xiàn)在卻成了制約湖南進步的門檻,導致經濟不如廣東和江浙,政治地位不如河北,戰(zhàn)略地位也不如福建。

最關鍵的是,湖南曾經做為南北交戰(zhàn)的戰(zhàn)場,是個大型的養(yǎng)蠱場,把湖南人磨礪的鋒芒畢露,現(xiàn)在天下太平,又能磨礪誰去?

現(xiàn)在的湖南平平無奇,別說出毛澤東一樣的偉人了,連能上史書的人物都出不了。

百年前的湖南聲勢煊赫,所有人都覺得,能救中國的非湖南莫屬,也只有那個年代的湖南,才能成就毛澤東。而毛澤東只有生在那個年代的湖南,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(yè)。

湖南和毛澤東,是互相成就的。

當那個時代過去以后,湖南的地位快速跌落,不復往日聲勢。湖南人也走出祖先的光環(huán),和我們一樣,過著普普通通的一生。

參考資料:

湖南人與現(xiàn)代中國   裴士鋒

論近代湖南紳士的地緣特征及其影響   許順富

論近代湖南軍功紳士的社會影響   許順富

湖湘文化的近代轉型及其人才群體現(xiàn)象與原因   周秋光

岳、長開埠與湖南經濟進入近代   莫梓  習廣

王船山對湖湘文化中主變精神的承接及對近代湖南的影響   丁平一

從王船山到毛澤東——近代湖湘文化對青年毛澤東的影響   方紅姣


   關注 4831    返回
“覺醒年代”的毛澤東
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的戰(zhàn)略指導方針
 
 
關注官方手機微站